●廣陽雜記卷第五
大興 劉獻廷 繼莊
湘江之源出粵西陽海山。入冰州與瀟水合。入衡州與蒸水合。入沅州與沅水合。寰宇志稱湘鄉曰上湘。湘潭曰中湘。湘陰曰下湘。
癸酉正月十三日部議。議得原任總河靳輔疏。山東東昌府通判原管十一州縣衞河道。共計六百餘里。道理綿長。不能分身兼顧。今查德州原設有管河州判一員。但德州河道。止於一十八里。誠可兼歸州同帶管。將此州判裁出。添入東昌府。改為下河通判。分轄德州一州二衞、恩縣、夏津、武城、直隸之清河、故城八州縣衞河道。駐札武城縣。仍以現任通判改為上河通判。分轄聊城、唐邑、博平、臨清、館陶六州縣河道。駐劄郡城。又直隸河間府管河通判一員。專轄景州、吳橋等十一州縣衞河道。綿長八百里。內天津同知。止于分催滄州、青縣、靜海幷天津三衞、六州縣衞之重空漕船。其修防疏浚之處不與焉。今應將景州、吳橋、東光、交河、南皮五州縣河道。與夫重運回空漕船。舊責令通判修防、挑浚、催儹外。其滄州、青縣、靜海三州縣。幷天津三衞河道。與夫重空漕船。一幷分與天津同知耑管修防、挑浚、催儹。至青縣河道二百餘里。主簿一員。不能兼顧。應與該縣興濟鎮巡檢分管料理。又直隸故城縣河道。夾在山東武城、恩縣二縣之中。江南沛縣河道。夾在山東魚臺、滕縣二縣之中。故城現隸河間府管河通判耑轄。遠住泊頭。沛縣現屬徐州同知耑轄。遠住徐州。俱不能兼顧。應照直隸清河縣例。將故城改隸山東東昌府下河通判兼轄。將沛縣改隸山東伽河通判兼轄。至凡有河道州縣。俱有管河丞簿以專司之。今山東博平一縣。直隸之香河、南皮、吳橋、故城、清河五縣。俱無專員。乃係典史帶管。夫典史有城社捕盜之責。不能兼管河道。查鄰近城僻之縣。可以不設縣丞。幷有丞簿兼設之縣。如山東之冠縣。直隸之魏縣、南樂、清豐、東明、元城、滑縣等縣。俱可通融裁幷。應將冠縣之丞裁去。改為博平縣管河縣丞。將魏縣之縣丞裁去。改為吳橋縣管河縣丞。將南樂縣之丞裁去。改為故城縣管河縣丞。將清豐縣之丞裁去。改為清河縣管河縣丞。再查大名府元城、滑縣。各有縣丞主簿兩員。應將元城縣主簿裁去。改為香河縣管河主簿。將滑縣主簿裁去。改為南皮縣管河主簿。所遺元城、滑縣衞河河道。並長垣縣新涇黃河徙至境內創築堤工。俱應歸幷各縣之丞。又大名縣亦有衞河。並無專員。應將東明縣縣丞裁去。改為大名縣衞河縣丞。專管而責成之。幷內黃、濬縣二縣管河縣丞。俱令大名府通判管轄。至于河南丹、衞兩河。每年春夏之交。資其東流清運。而修武、湯陰二縣。並無專設河員。應將尉氏縣縣丞裁去。改為修武縣丹河縣丞。幷河南武涉縣管河縣丞。令懷慶府通判管轄。再將永城縣之丞裁去。改為湯陰縣衞河縣丞。又安陽縣恆水流入衞河濟運。令該縣縣丞專營疏濬。一幷交與彰德府通判管轄。又衞輝府汲縣、新鄉、獲嘉、淇縣管河縣丞。輝縣管河主簿。相應交與該府通判管轄。再江南揚州府管河通判。管轄高、寶、江、儀四州縣之運河。事務頗煩。更兼興、泰、如、通四州縣之下河。地方遼闊。一員不能兼顧。且下河已設立運河減水壩。且又建閘疏通一切溝洫渠堰。不必專員。豈可置之不問。應將下河興、秦、如、通幷范公堤、串場河等處。分與揚州府管糧通判兼管。移駐泰州。幅員甚廣。州判一員。亦難綜理。應與該州州同酌量分管。以期無誤。若夫如皋縣亦無管河專員。查泰興縣僻處空間。亦應將縣丞裁去。改為如皋縣管河縣丞。其通判興化、鹽城、海州四州縣河道。俱應責成該縣州州同、州判、縣丞管理。而令廟灣同知兼轄等因。具題前來。查通判、縣丞、主簿。俱各因事設立之員。倘若更調各官職務以致廢弛。亦未可定。且黃、運兩河俱設專員責成分管。已經年久。若照所題更調。事屬繁多。相應無庸議。奉旨管河官員分調調立之處。俱照該督題行。
顏乃來堂聯云。明哲保身。醉月高風杯在手。大夫告老。餐霞舊德杖於朝。又云。性不因人熱。情能到處流。亦佳。
康熙二十七年平武昌塘報。六月二十四日。湖廣提督徐治都督兵馳抵金口。初遇賊。擊敗之。隨廣發牌諭。招攜逆黨。二十八日。據陷逆撫標把總沈朝相等五人密款稱。夏包子于五月二十二日密糾裁兵。乘各官上撫院衙門。蜂擁擒綁脅從。撥隨逆總兵楊兆先統駐蒲圻。共一千四百餘名。約期進勦。請為內應。臣思我兵已搗逆賊肘腋。咸、蒲二邑。關係岳、常一帶要害。隨給諭密授機宜。屬期速行。去後。于七月初二日。朝相等擒楊兆先。幷先兵九百餘名投降。其父母妻子俱被殺僇。自六月二十四夜擊敗之後。夏逢龍窺我兵單。私回武昌。起發戰船。悉兵赴金口。又密期楊兆先七月初二日抄我後路。合兵齊犯。臣軍前止有本標官兵二千餘員名。偏撫標兵三百。辰協水師六百。衡協二百。岳州洞庭共二百餘員名。令由岳州一路前進蒲圻。恢復咸寧縣。餘寶慶等營尚未調到。焂聞此信。惟戒嚴以待。至初二日。逆兵水路之船隻泊金口龍牀磯下達磨亭邊。陸路偽兵撲我營盤。密布山頭。施放鎗砲。自辰至酉。揣知蒲城已經投誠。于戌刻各處齊發。喊聲震天。攻近各營。被我兵鎗砲弓矢擊死甚衆。初三、初四。彼此對放鎗砲。初五日午刻。乘北風順便。又發沙船戰船三十餘隻。由北岸而上。順風放下。施放大砲。陸路大肆猖獗。見我官兵船隻搶風上迎。水陸嚴整。不敢親迎。又將船隻忽攏磯下。船兵上岸。齊力攻我營盤。臣督率兵將。登牆迎敵。殺死逆副將大小首領官數十員。逆兵不計其數。天晚方收兵。停未寸晷。又復攻犯各營。直至初六。晝夜截殺。鎗砲之聲聞四野。又初七日初更時分。乘暴風天黑。大隊齊犯。我兵衝敵數陣。擊退回巢。見今攻打不休。前後接戰六晝夜。官兵不能刻停。臣捐貲賞賚。人人思奮。雖極勞而未見甚疲。臣思此項叛兵。見臣深入肘腋。拚命迎敵。以求逃遁。乃敢如此大膽。公然四犯。且思在城從叛原兵無幾。何以有如此之多。審據拿獲逆兵供稱。在城兵丁。除撫標幾百名已投誠外。原兵不過三千。兼招來裁兵三四千。以及招募無賴等。合二萬多人。今來金口者。有老本兵三千多人。夾挾新募水陸共八千多人等語。臣查此會接戰。若非撫標官兵擒獲逆首投獻。則我有首尾之勞矣云云。
逆以各路漢滿官兵船隻尚未逼近。惟臣駐札金口。扼彼咽喉。勢所必爭。是以自七月初二日起。今止。旬有餘日。晝夜未曾停刻。臣惟親列行伍。鼓厲官兵。水陸督戰。逆被鎗砲矢石擊死甚衆。我兵傷亡無多。豈逆于十三日五鼓。陸路站隊架梁。直迫我營。水路乘駕戰沙船四十餘隻。順風前來。施放鎗砲。意謂我疲。若水陸拚命一戰。以為死中求生之策。臣隨將本標辰協、衡協等營。水陸俱分二股。其陸路令一股出營站梁逆殺。一股暗伏柵內。施放鎗砲矢石。水路船兵一股搶風上逆。遏來勢以便下壓。一股靜泊江岸。密排鎗砲矢石。更番迭出。聯絡水陸。自五鼓鏖戰至酉。逆首施放號煙。陸路約有三千餘衆。一齊奔我木柵。被我鎗砲矢石打死。跌落陷坑甚衆。餘逆奔潰。被我站梁官兵掩殺回巢。其水路兵撲我泊岸船。被砲子擊入逆船中火藥桶內。燒逆沙船二隻。沈四隻。逆衆大敗。
逆自十三日敗後。復調存省兵萬餘。于十五日黎明。乘北風大起。駕沙船四十餘隻。夏包子親領。直至紗帽山對江鯉魚料地方攏岸。臣知其牽制官兵前去抵敵。乘虛攻我大營狡謀。臣密調中軍前去。會合彼處駐營衡協都司勦殺。去後移時。上游煙起。賊船下奔。臣指揮沿岸及先鋒營開放戰船鎗砲。打壞沙船二隻。淹死逆兵五百餘名。該將馳至楊都司營。會同密商。案兵休息。俟逆船兵盡數上岸。以便一鼓追擒。賊果移兵扛擡攩鎗。率逆衆布作方陣。以為衝我營盤之勢。值大風猛雨。乘彼安置未定。我兵齊力一擁。推毀攩鎗。平踏賊營。鎗砲弓矢擊死逆兵七百餘人。趕落水中淹死八百餘名。活擒偽總兵一員。衆官二十餘員。兵三百餘名。夏包子奔命上船。官兵追趕去訖。臣以賊膽已喪。親率水陸官兵。合力齊攻。晝夜不休。奮勇奪彼山梁。賊衆如山崩海瀉。奔潰上船。于十六日夜半。水陸逃遁去訖。至三十里外聚住。夏逢龍十六日帶殘兵數百。連夜逃回武昌。不得入城。十七日至黃岡縣。被民擒赴振武將軍瓦代軍前磔死。隨從止三人。十八日偽中軍總兵胡耀乾等殺妖僧偽軍師大員。赴軍前投誠。武昌平。
張耕煙。嘉興人。雲南江川縣知縣。偽周時教授諸世子。
闞鶴灘。江川人。進士。出家為道士。被徵。其師兄臨江貢生。于雲龍山出家。
四川獄囚黃金玉。安酋之亂。執兵扞賊。守囹圄而不去。
程兼。字抑若。號樵髯。黃山人。家繁昌。有峨溪外譜。尤悔庵為之序。
雷如。滿州人。長沙守備。鄭司直嘗授以兵書。夏逢龍之變。鯉里料有功。徐提督薦之。今為貴州黎平府副將。
李希膺。字雪村。平西時儒將也。與韓非有齊名。
周少參、陳海槐。廣東蠟丸皆此二家所製。周賣中土。陳主外夷。
張靖逆幕客宋適之。周子柔極言其人。今出家于華山為道士。
施雄山。隴州人。在秦州圍城說偽監道馬□投誠者。技勇絕人。不可一世。翰墨雜藝無不通。惟以傲物不合於人。今出家矣。汪天倩友也。
嘉定四先生。乃程嘉燧孟陽、李流芳長蘅、婁堅子柔、唐時升叔達也。孟陽號松圓。
衡陽鄒統魯。字近野。與王而農先生同登壬午賢書。
江出岷山。其源自西羌萬山來。至嘉州而沫水自嶲州合大渡河穿邊界千山以合之。至敍州而馬湖江會之。又十五里而南廣江會之。至瀘州而內江又自資、簡會之。自涪州而黔江合南番諸水會之。至萬縣而開江水自開、達等州會之。然後總而入峽。是江自峽而西。受大水凡八。及出峽而下岳陽。則洞庭湖所受南北諸水也。又自是而下鄂渚。則會之者漢口與興元諸水也。又自是而下黃州東四十里。則會之者巴河也。又自是而下九江。則會之者彭蠡。今名鄱陽湖。所受江東西諸郡水也。又自是而下則皖水所受淮西諸水也。然後總而入海。是以自峽而東。又受大水凡五。略計天下之水。會于江者居天下之半。其名稱之大而可攷者。凡十有三焉。
洪武二十六年正月。升萊州府膠水縣為平度州。以濰州為濰縣。併昌邑縣隸之。
孤樹裒談。閩人趙可與著。
黃性震。字靜庵。漳浦道士。為鄭氏百夫長。投誠後為千夫長。在姚總督麾下。以招劉國軒說姚。姚命往探。得其肯綮。顧假□以間之。為致國軒書。誤遺臺灣。遂有疑。因說國軒來投誠。
漢陽府。魏晉末為沔口重鎮。蓋漢水入口處。屈完謂楚漢水以為池。雖衆無所用之。魏初定荊州。屯沔陽。復移夏口。晉陶侃為荊州刺史。鎮沔口。宋紹興中。賊成留漢上經營襄鄧。趙元鎮上疏。乞下湖北帥司提備賊情是也。至長江之險。與武昌共為門戶。曰大別山。三國吳之所守者。禹功磯也。磯之旁為鐵門關。古置戍守。商舶鱗集。闤闠外屏。則今之漢口。而蔡店、沌口、 【 音撰。】 新灘、百人磯。亦皆要害。至劉家隔居漢、沔之間。湖泊遼曠。萑葦叢密。盜逆竄匿之區。明正德間。邱仁、楊清倡亂于漢川之同塚。嘯聚萬人。立寨沔陽之麻陽。偽稱大王。臺臣奏聞。以右布政司陳鎬、副使蔣昇率漢士兵擒之。嘉靖間。漢川風門河一帶上下數百里。羣盜出沒。截掠商賈。知縣昌應會率兵捕之。盜拒戰。割應會左耳去。隆慶元年。羣盜白晝入劉家隔市鎮。殺捕盜人役。解其支體。地方團保不敢窺。其猖獗如此。皆防禦當嚴之地也。
晉宋間佛學初行。其徒猶未有尊稱。通曰道人。其姓則皆所從授學者。如支遁本姓關。學于支謙為支。帛道猷本姓馮。學于帛尸黎密為帛是也。至道安始言佛氏釋迦。今為釋子。宜從釋氏。乃請皆姓釋。世以釋舉佛者。猶言楊、墨、申、韓。今以為稱者。自不知其為姓也。貧道。亦是當時儀制定以自名之辭。不得不稱者。疑示尊禮許其不名云耳。今乃反以名相呼而不諱。蓋自唐已然。而貧道之言廢矣。
顏魯公吳興地記。烏程縣境有顓頊冢。圖經曰。晉初。衡山見顓頊冢。有營丘圖。衡山在州之東南。春秋傳所謂楚子伐吳克鳩茲至衡山者是也。今謂之衡山。或疑顓頊都帝丘。今濮州是。無緣冢在此。古今傳流。雖不可盡信。然舜葬蒼梧。禹葬會稽。何必其都耶。今州之西南有杼山。亦隸烏程。其旁有夏駕山王[。相傳以為夏杼巡狩所至。杼。夏之七王也。禹葬會稽。則杼之至此。固無足怪。庸俗之言。未可謂全無據也。越王句踐。本禹之後。蓋吳越在夏皆中國地。其後習于用夷。故商周之間。變而為夷。豈真夷狄也哉。六合之大。自開闢以來。迭為華夷。不知其幾變。如幽燕故壤。淪陷不滿二百年。已不復名為中國矣。而閩、廣、隴、蜀列為郡縣者。亦安知秦漢之間皆夷狄耶。
常德萬人傑。其父偽周時守備。後因安插歸常德。以販木在武昌。適夏逢龍之變。授以偽總兵劄。幷以偽空數十通。銀數千金。令歸常德招來誘煽。後武昌平。人傑伏誅。
李登、周顒、沈約、陸詞之書及唐韻。今皆絕傳。宋韻屢易。皆一東二冬三鐘者也。最後為平水韻。夫切為源。韻為流。源密流疏。源分流合。今欲為其密者分者。豈可不遵疏者合者乎。度曲須知。亦有見于諧聲之道。為韻所束。遂致支離破碎。豈可蹈其覆轍耶。
汪涯。字萬頃。漢陽人。賈似道為宣撫時。請為客。元世祖圍武昌。似道乞和。師退。當作露布獻功。涯瞋目曰。啗以利而退其師。又兒弄主上。何露布為。似道怒。撾殺之。其母聞之曰。汝以直死。我則不辱。可以下報先君矣。亦自沈。涯有江帆詩及采石獨酌之詠。江帆詩。江帆去去可腸斷。千古萬古越王臺。掃風黃葉晚風定。□□飛盡碧鳥回。平生無成作筆研。萬事不理問樽罍。年年看梅今白首。已矣英雄留七哀。采石獨酌詩云。欲落不落月在手。百年幾何持釣綸。不知春色萬象表。綠煙漠漠入江濱。天翻地覆有今夕。酒醒詩成無可人。向來談笑今黃土。墮泪未了雞司晨。
天童悟赴黃蘗請上堂云。雙葉扁舟泛海中。乘風來往福城東。洪波浩渺無餘事。祗作拋綸擲釣翁。
金粟費隱。諱通容。閩之福清縣人。唱水巖詩云。巖上草色肥。巖下水流急。策杖上巖頭。空山人獨立。
吳暢春。字梅初。漢陽人。崇禎八年。以吏員為潛山縣天堂寨巡檢。時流賊自河南東。蔓延安、廬、黃、麻間。暢春謂天堂雖小鎮。而北扼舒、六。西連英、霍。南包桐、太。勢為賊所必爭。苟或飄忽突據。且震驚江、皖矣。造器械。積糗糧。募勇敢。練鄉兵。結死士。據巖險。誓書衣裾。有誓死報國。負盟天誅之語。史閣部可法方備兵安慶。心知暢春賢。馳札相慰勞。且曰。賊氛未殄。主上焦勞。凡為臣子。皆當枕戈飲血。共奮同仇。官有崇卑。忠義無兩。暢春益感激自命矣。是年十月。賊來犯乾坎。暢春督兵拒之。身中二矢。鬬愈疾。賊欲走金鐘潭。聞路已先斷。始大懼宵遁。乃于明年二月。焚掠英山。以漸近天堂寨。暢春結草千束。深夜舉火為疑兵。賊復驚退。可法又致手書。以寇雖退而必來。新穀既登。正宜預備。且深嘉暢春積糧守險。語諄諄如家人。暢春太息曰。此一腔血為知己者灑矣。又踰年丁丑正月。勁賊十餘萬漫入至槎水龍潭。暢春用砲弩力戰卻之。賊更從旛羊嶺擣查林河。暢春再戰再捷。相持至二月壬午。偵者來言。賊僅七八十騎。可破也。暢春奮往。遇賊于埭口。斬首十七級。然已墮賊圍中矣。丁亥。賊偽以百人誘戰。暢春窮追至梅家寨。伏兵四起夾擊。我師且盡。暢春猶力鬬久之。手刃數賊。力屈被執。賊且逼降。暢春大罵。不屈而死。因南蹂太湖。守備趙蔭亦死之。可法聞報。深加悼惜。以其事白應天巡案御史張萱。萱為請議于朝。命兵部查議。于是尚書楊嗣昌等奏曰。趙蔭以加銜守備領新兵三百人。去太湖九十里。戰于雞飛灘。勢窮身陷。怒賊自亡。居然壯夫之概也。暢春以卑卑末職。練鄉勇當賊者兩年。著奇功挫賊者七次。死于梅家寨。報國勒銘。征裳遺墨。凜凜烈士之風也。蓋自有賊患以來。文武大吏中。媿此兩人者多矣。當武宗、世宗之時。知縣段豸、王鐵、唐一岑。頭目鍾富等。俱以流賊倭寇戰亡恤錄。今宜贈趙蔭懷遠將軍。褒暢春本身三等。贈迪功郎安慶府經歷。蔭一子世襲外衞所鎮撫。仍入祠潛山太湖名宦。以慰忠魂。而暢春子諸生卿。請于宛城劉太史若宰。為作吳梅初傳。
史記伯夷傳所謂青雲之士者。謂聖賢立言傳世者附青雲則伯夷、顏淵是也。後世謂登仕路曰青雲。謬矣。京房易傳云。青雲所覆。其下有賢人隱。續逸民傳。嵇康有青雲之志。南史。陶弘景年四五歲。曰。仰青雲。觀白日。不為遠矣。梁衡陽王鈞謂孔稚圭曰。形入紫闥。而意在青雲。又袁彖贈隱士庾易詩曰。白日清明。青雲遼亮。昔聞巢許。今睹臺尚。阮籍詩。抗身青雲中。網羅孰能施。李太白詩。獵客張兔罝。不能挂龍虎。所以青雲人。高歌在巖谷。合而觀之。青雲豈仕進之謂乎。自宋人用青雲字于登科詩中。遂誤。至今不改。
史記載堯舜皆黃帝後。今試攷其相傳世系。則堯之二女。乃舜高祖輩矣。以之作配。瀆倫甚矣。案黃帝二十五子。得姓者十四人。為十二姓。姬、祁、酉、己、滕、臧、任、荀、僖、姞、嬛、依是也。然堯姓伊祁。而舜之姚氏。不在十二姓之列。非同姓可知矣。且年命修短。不甚相遠也。黃帝至堯止四世。至舜已八世。蓋皆緣秦人焚書。太史公得書不多。故有此等謬誤耳。
方言。凡葬無墳者謂之墓。有墳者謂之塋。檀弓。古者墓而不墳。是。邯鄲淳曹娥碑丘墓起墳。蓋言丘其平墓而為高墳也。後世以墳墓渾而為一。遂疑其重複。改為立墓起墳。非也。
左傳。楚成得臣與晉文公遇。曰。請與君之士戲。戲者。兵也。三軍之號戲下者是也。若曰以兵相見云耳。林堯叟謂得臣輕用民命。便解作戲弄之戲。學者習而不察。以為實然。夫得臣亦英雄。豈有此失。真千古不白之寃。杜征南不下一字。蓋已得其解矣。否則左邱明能無扼腕。
世傳西施隨范蠡去。不見所出。只杜牧之詩。有西子下姑蘇、一舸逐鴟夷之句。而附會之耳。案墨子曰。吴起之裂。其功也。西施之沈。其美也。此吴亡後西施亦死于水不從范蠡之證。墨子去吴越之世甚近。所言得其真。然猶恐別有見。後檢修文御覽。見吴越春秋逸篇云。吴亡後。越浮西施于江。令隨鴟夷以終。乃知此事正與墨子合。杜牧之未審也。蓋吴既滅。即沈西施于江。浮者。沈也。反言之也。隨鴟夷者。子胥之譖死。西施有力焉。胥死。盛以鴟夷。今沈西施。所以報子胥之忠。故云隨鴟夷以終。范蠡去越。亦號鴟夷子皮。牧之遂以子胥鴟夷為范蠡鴟夷。乃墮後人于疑網之中。
今三年一鄉試。謂之大比。不知其語不侔也。禮記小司徒。三年則大比。使天下簡閱名數財物。豈是校士。
俗云。夏至有風三伏熱。重陽無雨一冬晴。驗之殊不然。及閱感精符云。夏至酉逢三伏熱。重陽戊遇一冬晴。乃知俗說之誤。
周室卜年八百。始武王己卯。終赧王乙巳。凡八百六十七年。而孟子曰七百有餘歲。夫孟子生定王三十七年。終赧王一十六年。當其時宜云八百歲。而云七百歲。何與。因孟子雜攷他書。知為七百而非八百。後人誤增周曆一周。無疑也。漢皇甫謐曰。武王即位在乙酉。與所稱己卯。相去六年。予謂從乙酉為是。商湯之後。外丙二年。仲壬四年。孟子亦有明文。而紀商者失之。武王之誤六年。疑即失紀六年與□歸商者也。昭王南征不返。實二十五年。而云五十一年。則又誤二十六年矣。厲王以二十三年出奔。二相共和聽政。凡十四年。王崩。乃立太子。統厲王凡三十七年。共和十四年已在其中。世傳在厲王三十七年之外。宣王四十六年之前。則又誤十四年矣。由數端而推之。孟子所云七百餘歲。信不誣也。
禹貢曰。既修太原。修者。因其功而修之也。後世功禹而忘鯀。是執于成敗之見耳。案北方尚有鯀隄。城郭亦始于鯀。當時備水而作。至今因之。鯀之功德信遠。然後知舜不宗瞽瞍。而禹獨宗鯀。鯀誠有可郊之理也。
天王天皇攷。 天王道悟。法嗣馬祖。所出龍潭崇信。信出德山宣鑑。鑑出雪峯義存、巖頭全奯。其雲門、法眼二宗。實乃天王之系也。有宋景德年間。吴僧道源條集傳燈。未識從上碑版。謬收龍潭系于天皇之下。雲門、法眼。相隨而去。是故混淆之始。由于道源。百世而下。競起而爭。亦始于傳燈也。張無盡公竊嘗疑之。雪峯、迅速。當出馬祖。後得達觀穎公所獲節度使邱玄素所撰天王塔銘。始知雪峯為馬祖五世孫。無盡眼目。擇法驗人。果不謬矣。諸家辯論。代有其人。奈何久假。一期難歸。此徑山容和上五燈嚴統之所為作也。然辨而不能清者。已有景德傳燈錄矣。不辨而自清者。已有唐之侍郎歸登所製南岳讓碑。列法孫天王道悟。圭峯答相國裴公宗趣狀。馬祖之嗣。首曰江陵道悟。權德輿所撰馬祖塔銘。弟子十一人。道悟在焉。歷代帝王稽古略引載天王。詳而且明。宋有佛國續燈。敍明雪竇重顯為馬祖九世孫。呂夏卿銘雪竇顯之塔。亦係馬祖九世孫。覺範林間錄辨天王。拱辰祖源通要。乃載天王于馬祖之下。大川五燈會元辨清天王。晦巖人天眼目五家宗派序。亦博論天王。雲壑心燈幷續天王。元有念常佛祖通紀。載入天王碑銘。現載北藏我字函中。明有少秋聯芳碑記。原載天王于馬祖之派。汝稷指月錄亦載天王。黎眉教外別傳。天王係于馬祖之統。天童直說明析天王。虎巖傳燈世譜編正天王。吳定氏之定祖圖。亦收天王歸于馬祖之譜。大興善寺一花五葉之圖。雲門、法眼。詳于天王。王谷正名錄。備悉天王之由。或謂傳史無玄素之名。殊不知宋儒避國諱玄素為元素。歐陽□貶夷陵令。嘗集神女廟詩。李吉甫一首、邱元素一首。貞元十四年石刻黃牛峽下。夔州巫山界石刻亦然。可考也。
東漢嚴光本姓莊。因避顯宗諱。遂稱嚴氏。范曄作史。不究其由。遽曰嚴光。其臺灘俱以嚴稱。又如蘇州因吳殺子胥投之江中。後人憐而立祠山上。人亦稱為胥臺也。吳滅。人又稱為孤胥山。言獨胥山在耳。奈何吳人稱胥為蘇。訛孤為姑。後隋平陳。因山名遂更為蘇州。
邠風曰。無衣無褐。鄭氏云。褐。毛布也。此說非是。褐乃編絮短衣。不黃不皁。賤者之服。非毛布也。孟子曰。若刺褐夫。以褐夫對萬乘。亦言貴賤之殊耳。鄭氏誤以褐為毼。遂云褐。毛布也。不知褐字從衣。毼字從毛。乃今之斜毼。價貴于苧麻多矣。豈賤者服乎。
左傳。輔車相依。林注。輔。頰輔。車。牙車。人頰骨似車輔。故曰輔車。左右相持。故曰相依。唐韓文公詩云。近者尤衰憊。左車第一牙無故脫去。今人不知。直以為輔車。若詩無棄爾輔之義。則脣亡一句。何所附麗乎。
易訟卦曰。訟。上剛下險。險而健。訟。健字句。如此之彖有八。訟之外。蒙、豫、隨、蠱、恆、解、井皆于卦名上截句。童蒙初學時。塾師點句混上。遂以健訟相連。今日頑民好訟者曰健訟。殊為大謬。
離騷注。皇覽揆予初度兮。肇錫予以嘉名。初度。猶言初節也。古者子生三月。父命之名。謂命名之初節。非謂生也。今自小至壯至老。但遇生辰。輒云初度。是期頤皆三月時矣。豈不大謬。 【 瑚案。先師嘗曰。初度。謂初生之時日。尚未離初度也。】
今人呼私印為圖書。非也。古者圖畫書籍。皆有印記。後以印記為圖書。正如豎碑于某處。必有記銘。後遂以碑為文章之名耳。日久相沿。恬不知怪。惜無有正之者。
自廈門至澎湖七更。自澎湖至臺灣五更。凡十有二更。
海舶上司羅盤者曰夥長。置一龕。下鋪細砂。安盤于上。取平。周回置燈。夥長晝夜視之。較之以刻漏而定方向焉。其水之淺深。泥之顏色臭味。皆知之。驗之毛髮不爽。一見山。則事在舵工。夥長之任卸矣。
臺灣土蠻。男子皆贅婦家。而從其姓氏。故族貴女而賤男。向也男女皆無衣裳。今女亦以布纏身矣。今臺灣已立學塾。鄉試必舉一人。
臺灣惟有一城。乃紅毛國所築者。臨海畔。俗呼紅毛城。鄭氏向居之。今臺灣府治。不在此城內。
臺灣知府蔣集公家人翁總管。于康熙二十三年自臺灣歸。過澎湖遭風折舵。急安櫓。櫓亦折。遂斫去其桅。割斷篷索。舟中惟本錠四具。以纜沈之海中。隨風浪飄泊。任其所之耳。凡二十八日。水久竭矣。舟中二百餘人渴死者四分之一。死者之尸。以氈裹之。從水門投海中。巨魚日俟其下。隨取吞之。慘甚矣。後至一處。見竹木蔥蔥。知有地矣。然未見其人。隨放銃砲以驚之。久之有象四十餘騎。自叢篁中出。其人言語不通。畫砂為字則可識。蓋安南國界也。既登岸。則以兵圍之。食以魚飯。館之茅屋中。奏聞國主。然後具舟送至瓊州界。
人初入海舶。必暈眩嘔吐。久亦安之矣。迨震蕩既久。初登平地。反昏瞀搖顫。行則顛仆。甚矣慣習之能移人也。能不慎哉。
楊雄甘泉賦。屬堪輿以壁壘兮。說文。堪輿。天地之神也。今稱地師為堪輿。非是。
金剛三昧經。失譯人名。附北涼錄。案梁慧皎撰道安傳有云。自漢魏迄晉。經來實多。而傳譯之師。不言其名。後學追究。莫知年代。安乃總集名目。表其時人。詮品新舊。撰為經錄。衆經有據。實由其功。又隋朝費長房。 【 漢亦有費長房。地仙也。】 先為沙門。周武沙汰反俗。隋興。文帝詔為翻經學士。開皇十七年。進歷代三寶錄十五卷。于中載金剛三昧經。是梁僧佑新集道安涼土異經。而目錄中為失譯源。今還附入涼世。又如三慧經等。皆標僧佑錄安公涼土異經。今附北涼錄云。考安師入滅于晉孝武大元十年乙酉。明年丙戌。呂光稱後涼。又越十五年辛丑。沮渠蒙遜始稱北涼。今據入涼世。應是涼州張氏稱國時。非必北涼也。又三寶記載苻秦道安亦嘗譯經二十四部。況稱僧佑新集道安涼土異經。或即道安法師之所譯與。
又案。金剛三昧經有新羅國元曉法師疏。考宋贊寧高僧傳載。元曉國師新羅國人。初與義湘法師發心航海求法。至唐州。抵暮遭雨。宿于土龕間。乃古塚骸骨旁也。已而致疑。恍然悟三界惟心之旨。即還國中。著華嚴疏大弘員頓教義。一日。新羅國王因夫人腦癭癰腫。巫言應往大國求藥。王即遣使渡海。舟行將半。龍王邀入宮中。曰。有三昧金剛經。乃二覺圓通示菩薩行也。今托夫人之病。為增上緣。令持此經至彼流布。又云。汝去上白國王。當請元曉法師造疏講演。夫人之疾自愈。使還具陳。王即請法師造疏。曉乃悟是經以本始二覺為宗。白王具角乘。將几案在兩角間置筆研。始終于牛車造疏。成五卷。夫人之疾果愈。王刻日請曉于黃龍寺演義。又因簿徒盜其疏去。復重錄成三卷。名為略疏。後廣略二本。俱行本土。略本傳入中國。後有翻經三藏改為論云。宋時覺範禪師林間錄中。亦載前事。明萬曆末。顯聖澄禪師有注。而華嚴玄談宗鏡錄、智證傳等。皆引用金剛三昧經語。員覺略疏。又引東海疏說。略見一斑。第全書不可得見矣。又翻譯名義集中。載僧道 【 法眼嗣。】 有注。今亦無傳。
天台華頂沙門■〈言未〉震。撰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十二卷。師號仁山。法嗣尉剖公。退居姑蘇天平山白雲禪寺。華頂仁叟自著書目。金剛三昧經通宗記一十二卷。 禪宗正傳燈史二十五卷。輯兩土諸祖迄于天童。凡六十七代之傳。各系以表。 名宿分化燈史四十卷。輯四祖下法嗣。及六祖下二支五宗尊宿。止于第十五世佛鑑佛眼一輩。凡一百六十四家。 濟宗續補燈史一十六卷。輯臨濟十二世至三十世。自東山演及昭覺勤下旁出法系。除徑山杲。餘皆指月錄所未載者。凡一十九世。計四百八十四家。 三峯燈史八卷。輯三峯鄧山兩世下諸尊宿。共為一編 濟洞燈史續略六卷。輯天童下兩世尊宿。及洞宗先輩幷法嗣世數未詳者。合成一編。 法苑獻徵錄五卷。編輯古今尊宿唱明之語。及天童三峯授受事實。幷法中先輩交誼。如序跋簡牘書銘筆記法語機緣之類。 燈史紀年三卷。校定周昭王甲寅至明崇禎甲申傳燈中攷年紀事。
惕厲。本朝九三古注。夕惕若厲句。淮南人間訓。夕惕若厲。以陰惜也。漢書。張竦為陳崇奏王莽功德。夕惕若厲。公之謂矣。張衡思元賦。夕惕厲以省諐兮。唐白居易賀雨表。發于若厲之誠。散作如膏之澤。今人亦常用憂勤惕厲。
淮北沛、陳、汝南、南郡。西楚也。彭城以東吳、廣陵。東楚也。衡山、九江、江南、豫章、長沙。南楚也。見史記貨殖傳。今人以湖廣為三楚。太狹矣。
蘇州。東吳也。潤州。中吳也。湖州。西吳也。見地理指掌圖。今以蘇州為三吳。非。
魏斯、趙藉、韓虔共滅范中行氏而分其地。謂之三晉。今山西、河南、北直三處也。見資治通鑑。今人直以山西為三晉者。非。
章邯為雍王。王咸陽以西。司馬欣為塞王。王咸陽以東。董翳為翟王。王上郡。謂之三秦。見史記項羽本紀。今人以陝西為三秦者。非。
詩小雅。景行行止。景訓明。行訓道。言人有明道當效而行之。如山之高當仰也。魏文書云。高山景行。深所仰慕。今人但用景仰二字者。非。
洪武三年五月初一日。初設科舉條格。詔內開第一場五經義。各試本經一道。限五百字以上。易程、朱氏注。書蔡氏傳。詩朱氏傳。俱兼用古注疏。春秋左氏、公羊、穀梁、張洽傳。禮記專用古注疏。四書義一道。限三百字以上。至十七年三月初一日。命禮部頒行科舉成式。始定子午卯酉年鄉試。辰戌丑未年會試。第一年試四書義三道。二百字以上。經義四道。三百字以上。未能者許減一道。四書主朱子集注。易主程、朱傳義。書蔡氏傳及古注疏。詩主朱子集傳。春秋主左氏、穀梁、公羊、胡氏、張洽傳。禮記主古注疏。案此兼用古注疏暨諸家傳。後不知何緣。遂斥古注疏不用。春秋止用胡傳為主。左、公、穀第以備攷。張洽傳。經生家不復知其書與人矣。禮記專用陳澔集說。古注疏盡斥不講。近日舉子文。師心勦說。浮蔓無根。誠舉明朝初制一申明之。使通今博古者得以自見。亦盛事也。
永樂十二年。上在北京。應天鄉試。皇太子命洗馬楊溥、編修周述為攷試官。至十五年。命侍講梁潛、陳全。十八年命修撰張伯穎、左贊善陳仲完。皆監國事也。時猶以宮贊列修撰之後。至七年己丑會試。取中陳璲等。以上幸北京。俱寄國子監讀書。至辛卯始廷試。而皇太子乃以副榜第一人孔諤為左中允賜出身。尤為異典。
陽溝有書為羊溝者。崔豹中華古今注曰。羊溝。為溝以阻羊之抵觸也。又曰楊溝。植高楊于其上也。詳之當是陰陽之陽。蓋潛行地中者曰陰溝。則顯行于地面者為陽溝矣。
周禮春官。小史掌詔王之忌諱。鄭氏注。先王死日為忌。名為諱。觀此則忌諱二字。胡可妄用耶。
漢書東方朔傳。談何容易。何容。猶言豈可也。則容字不連易字讀矣。
常棣之華。小雅第四篇。宴兄弟之詩也。唐棣之華。逸詩也。今人論兄弟事。多引棠棣為言。而因常誤唐。間有書唐棣者。及攷爾雅諸書。乃知常棣。棣也。子如櫻桃。可食。唐棣。栘也。似白楊。凡木之華。皆先合而後開。惟此花先開而後合。故曰偏其反。而反則不相親矣。豈可以比兄弟乎。
左傳成公二公。杜注云。不中為之役使。史記始皇本紀。吾全收天下書。不中用者盡去之。晉人尤多此語。中字。皆作去聲讀。
明季。臺諫與部疏議。漕運總兵改用流官。不必沿推□世爵。案。此官舊制。流官世爵。原相兼並推。不待改也。嘉靖中。劉都督璽、黃都督印。皆以衞官任至總兵。管漕運。議者不舉此以聞于上。第云欲革世爵。改用流官。遂奉旨。祖宗舊制。原用勛臣。不知兼用流官。正祖宗朝舊制也。
受人儀物。謙曰拜領。然不獨我受。望人受亦言領。趙松雪與人柬云。輒有素綢一匹。以表微意。伏冀笑領。又云。拜手持納。祈笑領之。
捭闔。捭音擺。開也。今書作押。謬。
漕運舊例。軍民各半。互相轉運。民運淮安、徐州、臨清、德州水次。交收漕運官分派官軍。轉運于通州、天津二倉。往返經年。多失農月。于是周忱議將民運糧儲。俱于瓜州、淮安補給腳價。兌與運軍。自是轉運變為兌運。至成化七年。右副都御史滕昭議罷瓜、淮兌運。令南京各衞官與浙直等處官徑赴水次州縣交兌。民加過江船費。視地遠近有差。由是兌漕又變為長運矣。
漢書。司馬遷報任安書。李陵張空弮。冒白刃。弮音圈。又音患。亦作絭。皆訓為弩末。史記。長平四十萬衆。張空弮。猶可畏也。已先用此字。漢書。師古注曰。弮。丘權反。讀以為權聲之權。大謬。乃至竟有刻作拳字者。
尚書音上。官名與書名皆當作去聲讀。平聲者誤。
里中字音。有相沿而呼而與本音謬。相習而用而與本義乖者。或亦通之海內。而竟不知所從始。姑就南都舉一二言之。如惹之音人者切。野之音羊者切。寫之音悉姐切。且之音七也切。在二十一馬韻中。宜與鮓叶。而南都惹作熱之上聲。未有作馬韻呼者。士之音鉏里切。是與氏之音承紙切。視之音承豕切。在四紙韻中。上聲也。而作去聲呼。皆如肆。跪之音去委切。兄弟之弟徒禮切。上聲也。而音作貴與第呼。屬去聲。皁隸之皁。造作之造。音與早同。而讀作去聲。如躁字。大之音不作徒蓋切。亦不作口個切。而別音打之去聲。入之音。本與日同也。而作入音。此與本音謬而呼相沿者也。又如鈔。略取也。而寫書曰鈔書。官曰鈔案。造紙曰鈔紙。弔。問終也。而官府取文書曰弔卷。或曰弔鈔糧。打作都冷切。今作丁把切。本取擊為義也。而今預事曰打疊。探事探人曰打聽。先計較曰打量。臥曰打睡。買物曰打米。曰打肉。治食具曰打麫。張蓋曰打繖。屬文起草曰打稿。稟。賜穀也。與也。供也。給也。受也。而今以下白事于上者曰稟。毆。以杖擊也。律有鬬毆之條。而今人故以言相謔嬲曰毆。帳之為言張也。一曰幬謂之帳。而呼簿冊紀物事用度者曰帳。仰。持也。資也。下託上曰仰。今公文自上而行下曰仰。票。一作慓。疾也。急疾也。今官府有所分付勾取于下。其札曰票。疋。正也。音與雅同。詩大疋小疋用此字。今借為布段之疋音匹者。分別事辭也。稱此个為者个是也。今以稱人之不老實者。曰假。音賈。至也。又借也。今官府借為休暇之假。音嫁。造假給假。此與本義乖而用相習者也。
漢制以右為尊。以貶秩為左遷。居高位曰右職。仕諸侯曰左官。陳平以右丞相遜周勃。位第一。平為左丞相。位第二。周昌相趙。高帝曰。吾極知其左遷。凡謂左戚右賢。居客之右。朝廷無出其右。右文之世。並用此意。自宋設左右僕射、左右諫議、左右正言。明因之。有左右都御史。左右侍郎等官。皆尚左。不復以右為尊矣。今人貶官猶曰左遷。稱尚文猶曰右文。不合于今。然循習已久。不可變。且亦雅馴。無害于義。
敭歷之敭。即揚字。古通用。今人稱人居官日久。中外屢踐者。曰敭歷。即書歷試諸艱之意。乃見有讀敭作剔或寫敭作剔者。何不攷之甚耶。
張端義貴耳集曰。嘗聞老儒言。漢之周易。不以乾坤為首卦。然後知太玄經以中孚為首卦。即漢之易。邵堯夫曰。凡一代之國。必有一卦。一君亦有一卦。所謂大橫庚庚是也。周禮簭人。言凡國之大事。先簭而後卜。簭字。字書作■〈艹〈巫,合代人〉廾,上中下〉。六書正譌曰。從竹從■〈〈巫,合代人〉上廾下〉。■〈〈巫,合代人〉上廾下〉。古巫字。巫主■〈艹〈巫,合代人〉廾,上中下〉。古者以竹代蓍。會意。
今人稱隱士見用。多曰渭水飛熊。蓋用呂尚事。而不知飛之為非也。史記。西伯將出獵。卜之。曰所獲非龍非■〈鹿彡〉非虎非羆。後漢崔駰達旨云。漁父見兆于元龜。注引史記非龍非螭非熊非羆為證。然史實無非熊。獨見于此注。杜詩。田獵舊非熊。孟詩。羆獵有非熊。則往往循用。而李瀚蒙求。亦有呂望非熊之句。特無有用飛字者。且熊又安能飛。俗士可笑。一至于此。
今人不知甲字義。而謂令甲即法律。大誤。漢書宣帝紀。令甲死者不可生。如淳注曰。令有先後。故有令甲令乙令丙。顏師古曰。甲乙。若今之第一篇第二篇也。則令甲為最先之令矣。故江充傳有令乙騎乘車。可以互證。至于房室有甲乙次第。科目亦有甲乙次第。漢謂大世宅甲第。隋唐以來謂登科目亦曰甲第。
古時之茶。曰煮曰烹曰煎。須湯如蟹眼。茶味方中。今之茶惟用沸湯投之。稍著火即色黃而味澁。不中飲矣。迺知古今之法亦自不同也。
學舍曰學官。俗謂學宮。非也。漢賈誼治安策曰。學者所學之官也。師古注。官謂官舍。蓋官者管也。一職立一官。使之典管。故以官舍名官。又劉歆傳。諸子傳說。猶廣立于學官。為置博士。
今以學作黌宮。其字于古無據。考白虎通。諸侯之學曰頖宮。半者象玉之璜也。是黌當為璜。字書雖收黌字。而說文甚辨其非。論字者當以說文為正。
詩召南。于嗟乎騶虞。宋戴氏鼠璞曰。騶虞。二人也。言文王田獵。雖騶從虞人之賤。皆有仁心。故歎美之。其說極是。
安石著新經周禮義二十二卷。熙寧中設經義局。自為周官義十餘萬言。後楊中立著周官辨疑一卷以攻安石。
張采曰。周禮冬官之亡。不盡係秦禁。孟子曰。諸侯去其籍。今案冬官所屬。皆應□□畎澮。度地量居。則當井田不行。冬官已先漫滅。蓋戰國時固不可詰。然別書載沅州劉有年。洪武中為監察御史。永樂中上儀禮逸經十八篇。一云永樂初。太平守劉有年進逸禮。則知唐所亡之書。明初猶有表獻者矣。
謁見。師古注。謂謁者書刺自言爵里。若今參見尊貴而通名也。又史記。酈生踵軍門上謁。案劍叱使者。使者懼而失謁。跪拾謁。還走入報。則謁即今之名帖矣。凡言謁見。謂先帖而後見也。
昔人謂揚子江心水。蒙山頂上茶。蒙山在蜀雅州。其中峯頂尤極險穢。蛇虺虎狼所居。得采其茶。可蠲百疾。今山東人以蒙陰山下石衣為茶當之。非矣。然蒙陰茶性亦涼。可除胃熱之病。
爾雅釋親。父之晜弟。先生為世父。後生為叔父。女子謂晜弟之子為姪。皆學者所當知。而今乃稱父之晜弟為伯叔。兄弟之子曰姪。舛矣。蓋伯仲叔季。晜弟中之次。詩曰。伯氏吹塤。仲氏吹箎。又叔兮伯兮。書。仲叔季弟。唐書。狄仁傑諫武后曰。未聞姪為天子而祔姑于廟者。則古人稱伯仲叔姪之義也。今父之兄弟。當稱伯父叔父。兄弟之子。當稱猶子。
古人量酒。多以升斗石為言。不知所受幾何。或云米數。或云衡數。但善飲有至一石者。其非一石米及一百斤明矣。案朱昱雜記云。淮以南酒皆計升。一升曰爵。二升曰瓢。三升曰觶。此言較近。蓋一爵為升。十爵為斗。百爵為石。以今人飲量較之。不甚相遠耳。
禮有醢醬、卵醬、芥醬、豆醬。用之各有所宜。故聖人不得其醬不食。今江南尚有豆醬。北地則但熟麫為之而已。寧辨多種耶。又桓譚新論有脠醬。漢武帝有魚腸醬。南越有蒟醬。晉武帝與山濤致魚醬。枚乘七發有芍藥之醬。宋孝武詩有匏醬。又漢武內傳有連珠雲醬、玉律金醬。神仙食經有十二香醬。今閩中有蠣醬、鱟醬、蛤蜊醬、蝦醬、魚醬、珠螺醬。嶺南有蟻醬。則凡聶而切之醃藏者。概謂之醬矣。乃古之醢。非醬也。
六朝時呼食為頭。晉元帝謝賜功德靜饌一頭。又謝齎功德食一頭。又劉孝威謝賜果食一頭。一頭即今一筵也。然古未前聞。不知何義。
稻有水旱二種。又有秫田。其性黏軟。故謂之糯米。食之令人筋緩多睡。其性懦也。作酒之外。產婦宜食之。又謂之江米。
百穀之外。有可以當穀者。芋也。薯蕷也。閩中有番薯。似山藥而肥白過之。種沙地中。易生而極蕃衍。饑饉之歲。民多賴以全活。此物北方亦可種也。
婁堅。字子柔。蘇州府太倉人。書法為三吳第一。嘗曰。董華亭質美而未學者也。
後漢書。梁鴻娶孟光。舉案齊眉。注。以案為古椀字。又漢書霍光傳。許后五日一朝皇太后于長樂宮。親奉案上食。注。已前解為椀矣。
尸子曰。楚人有粥矛及盾者。曰。吾盾之堅。莫能陷也。吾矛之利。于物無不陷也。或曰。以子之矛陷子之盾。何如。其人無以應也。矛盾二字。蓋本之此。
詩。夏屋渠渠。毛注。夏。大也。鄭箋。屋。具也。渠渠。猶勤勤也。言君始于我厚。設禮食大具以食我。其意勤勤然。正與字書以夏屋為大俎相合。自朱子以屋為房屋。謂渠渠為深廣。呂氏嚴氏皆從之。今人則通稱房屋為夏屋矣。
唐初溫大雅撰創業起居注。後房玄齡、許敬宗、敬播等以編年體為實錄。姚思廉始撰紀傳三十卷。顯慶初。長孫無忌與于志寧、令狐德棻、劉胤之、楊仁卿、顧胤接其後事。復為五十卷。龍朔中。敬宗又領史職。所作紀傳。或希時旨。或釋私憾。毀譽多失其真。後李仁實、牛鳳及皆有續傳。而鳳及悉收姚、許諸本。欲使其書獨行。唐事遂殘落殆盡。已而劉知幾與朱敬則、徐堅、吳競更撰之。韋述因加筆削。刊去酷吏傳為一百十二卷。至德、乾元以後。于休烈、令狐峘等又足之。柳芳又倣編年法作唐曆四十卷。
孟子注。公輸子名班。魯之巧人也。世盡以公輸魯班為一人。□閱太平廣記。載魯班。燉煌人。莫詳年代。巧侔造化。又六國時有公輸班。為木鳶以窺宋城。似兩人。又古樂府。誰能刻鏤此。公輸與魯班。則明係兩人矣。
案博古圖。古器俱有款識。款謂陰字。是凹入者。識謂陽字。是凸出者。款在外。識在內。夏器有款有識。商器無款有識。識音熾。今人讀款識如見識之識已謬。而有以器物形象為款制者。尤謬之謬也。
康熙戊辰年夏逢龍之變。殉難者乃湖北巡撫科□糧道葉映榴松江人□□□□□等諸公耳。其他授偽職者。則有督標中軍傅爾學。受偽職為巡撫。督標左營靳其功。受偽職為糧道。督標右營王相、城守李□、督標前營李□及撫標沈嘉相。皆受偽職為總兵。其中惟沈嘉相駢楊兆先、于嘉魚。首先反正。而王相繼之。其他皆駢首受戮。
夏逢龍于金口敗後。逃至黃岡縣。為生員易為勝所獲。送至將軍瓦代軍前磔死。其始事于五月二十二日。獲于七月二十二日。僅兩月耳。
夏逢龍倡亂時。以譚以禮為偽東閣大學士。蔡□為偽西閣大學士。以胡耀乾為偽中軍。趙得為偽總兵。鎮守黃州府。漢陽人方□為漢陽府偽知府。易正印為關防。
湖廣提督徐治都。自常德提兵由西南來。軍駐金口。檄辰州協鎮郭忠孝。忠孝至後二日。盛言金口失地利。不可駐兵。與提督左。遂命駐大均山。提屬出兵屢不利。失二把總。急招忠孝來。忠孝恐失大均。辭。得檄而後至。提督見忠孝。涕泣以全軍付之。令其總統。後卒成功。
夷陵鎮總兵嚴弘自西來。駐兵蔡甸。偏沅將軍馬□自西南來。荊州將軍噶□。統滿兵由北來。至應城縣。為賊所困。江南將軍瓦□。統兵自東來。未至而賊滅。
史記始皇本紀曰。夫寒食者利裋褐。漢書貢禹傳。裋褐不完。班彪王命論思有裋褐之褻。注。裋褐之裋。音樹。謂僮豎所著布長襦也。褐。毛布之衣也。荀卿、淮南諸子亦有之。皆音樹。絕無言短褐者。杜詩顛倒在短褐。應是誤刻。
宋初有內庭日曆。樞密院錄送史館。所記不過朝見辭謝而已。景德中。始詔王旦、楊億等十九人撰太祖、太宗兩朝史。天聖□年。詔呂夷簡、宋綬、陳堯佐等加入真宗朝史。共為一百五十卷。王珪、蒲宗孟、李清臣又撰英、仁兩朝史。為一百二十卷。非寇準而是丁謂。蓋託之神宗詔旨。神宗又使曾鞏合纂五朝國史。曾鞏以憂去。紹興末。李燾、洪邁始修神、哲、欽、徽四朝史。邁奏四朝諸臣雖貴顯。而無事迹可書者。用遷、固史劉舍、薛澤、許昌例。□為列傳。書成。共三百五十卷。建炎後。有趙甡之、李心傳、陳均等書。皆編年也。遼有室昉、蕭韓家奴、耶律庶成、耶律嚴等所記。金有完顏勖、宗弼、紇石烈良弼、王若虛等所紀。
臏。五刑中去膝蓋骨之名。齊將孫臏。為龐涓斷其足。故稱孫臏。其名逸不可攷。臏非名也。黥。墨刑在面之名。漢英布嘗坐法。黥。人稱黥布。黥非姓也。今人不察。而稱武官有媲臏並黥之語。豈不可笑。
世說曰。殷仲文讀書半袁豹。則筆端不減陸士衡。蓋惜其有才而不學也。若以半豹作稱頌語用。似有未妥。
周賓所識小篇曰。唐以來六曹尚書各有四司。以本行為頭司。餘為子司。頭司者。吏部郎中、戶部郎中之類是也。明初亦仍其職。但改本部郎中皆為總部郎中。洪武二十三年。乃改吏部總司曰選部。戶部曰民部。禮部曰儀部。兵部曰司馬。刑部曰憲部。工部曰繕部。二十九年始定令稱焉。近見南京一儀部郎為人撰文。自稱曰總部。彼蓋止知禮部之有總部。而不知各部皆有之也。明初官稱與今異者甚多。余嘗纂為明初官制一卷。
眹音引。目眶也。兆。灼龜也。二者蓍見幾微。皆先事而知之。韻注云。吉凶形兆。謂之兆眹。今人誤以眹為朕。又倒為朕兆。於古無據。
韻會注。生曰名。死曰諱。左傳。周人以諱事神。名終將諱之。禮記祭義曰。文王忌日。必哀稱諱。是名諱二字。其別久矣。今問人之名曰尊諱。自道其名曰賤諱。謬矣。
●跋 潘祖蔭
廣陽雜記跋
劉繼莊氏廣陽雜記。舊題門人黃曰瑚輯者。皆刪本。德清戴子高藏有足本。書仍五卷。視刪本多十之四。 【 刪本二三兩卷合為二卷。四五兩卷合為三卷。】 節次頗不盡同。書中亦間有曰瑚按語。然亦有刪本有之而足本轉不載者。又刪本錄醫方極多。而足本僅寥寥數則。殊不可解。豈足本又經人刪節耶。蓋繼莊此書。初亦隨手札記。未有定本。後人傳寫。或詳或略。遂多同異。悉心求之。當以足本為善。余舊有一本得於陶鳧香丈。咸豐庚申失之矣。此本乃趙撝叔所詒。得之子高者。屬葉鞠常先生以丁泳之本校之。增墓志一篇。其掇拾疑耀一卷。疑門人誤孱入者則刪之。付之剞劂。以廣其傳。潘祖蔭識。
廣陽雜記五卷 (清)劉獻廷著;汪北平,夏志和標點 清代史料筆記叢刊 北京市:中華書局,1957,1997湖北第3刷